天坛医院江涛院士团队成立国内首个胶质瘤前沿创新治疗门诊

2025211北京天坛医院宣布正式成立"脑胶质瘤前沿创新治疗(CURE)联合门诊",这是我国首个以靶向治疗为核心、整合多学科资源的胶质瘤专病门诊。该门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、神经外科学专家江涛教授牵头,联合神经外科、肿瘤科、分子病理等多领域顶尖专家团队,旨在为胶质瘤患者提供国际前沿的精准治疗方案,标志着我国脑胶质瘤精准诊疗率先迈入国际领先行列。

破解胶质瘤治疗困局:从一刀切量体裁衣

胶质瘤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脑肿瘤,长期面临手术难全切、肿瘤易复发和化疗易耐药等挑战。CURE门诊的诞生直击三大临床痛点:

1.精准筛选基于中国胶质瘤基因组图谱(CGGA)数据库,通过全外显子测序、甲基化检测等技术锁定关键分子标记物(如ZM基因融合、MET扩增、IDH1/2、BRAF、H3K27M突变等),建立“生物标志物-靶向药物”匹配模型,避免无效治疗;

2.动态干预针对胶质瘤长期化疗后的耐药性难题,采用穿透疗法策略(迭代靶向药+联合治疗),如伯瑞替尼(全球首个获批的胶质瘤Met靶向药)与抗血管生成药物/化疗药物的序贯联用,改善和逆转肿瘤的耐药性;

3.全周期管理对胶质瘤患者进行分子病理分型,制定个体化靶向治疗方案,专业团队动态监测疗效,建立全周期管理档案,必要时结合CAR-T等免疫治疗新技术,让患者最大程度获益。

江涛院士团队:改写国际指南的"中国突破"

作为该门诊的核心支撑,江涛院士领衔的胶质瘤综合治疗团队已深耕20余年:

1.数据基石:构建全球最大胶质瘤多维组学数据库(CGGA),涵盖2594例患者全基因组/转录组/表观遗传数据,向全球共享推动超1200篇高水平论文产出;

2.靶点革命发现并命名胶质瘤恶性进展关键驱动基因PTPRZ1-MET(ZM基因融合),MET变异标准被纳入2021版WHO中枢神经肿瘤分类,研发伯瑞替尼使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长至29.3个月(较传统方案提升67%),成为首个获批胶质瘤适应症的Met抑制剂。

3.临床转化主导制定《中国脑胶质瘤诊疗规范》,其“分子分型指导靶向治疗”模式被美国NCCN指南引用,实现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闭环创新。

CURE门诊:四大创新疗法矩阵

该门诊已建立覆盖全病程的精准前沿创新治疗体系,并陆续引进国内外脑胶质瘤创新治疗药物用于满足患者需求。

下图示复发高级别胶质瘤经靶向穿透疗法治疗后缓解

未来规划门诊将同步开展20余项临床试验,包括第三代MET抑制剂、IDH1/2突变抑制剂、溶瘤病毒、CAR-T等免疫治疗等前沿创新疗法,预计每年惠及超3000例难治性患者。

专家观点

“胶质瘤的治愈之路在于将分子诊断转化为治疗决策”,江涛院士强调,“CURE门诊不仅是治疗窗口,更是连接基础研究与临床需求的转化引擎。我们正从‘跟随式创新’转向‘源头创新’,让中国方案引领全球神经肿瘤变革。”

【专家提示】门诊时间为每周二上午脑胶质瘤前沿创新治疗(CURE)联合门诊(地址:北京天坛医院B区国际部会诊中心)。建议初诊患者携带完整病理报告及影像资料,门诊将优先安排MGMT启动子甲基化、IDH突变等关键分子检测,72小时内生成个性化治疗建议书。

(本文数据来源: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肿瘤病区2024年度诊疗报告)

作者: admin2

为您推荐

广告位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5205378440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1719530292@qq.com

本站所有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。相关作品的原创性、稳重陈述文字无法一一核实,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,本站将立即予以删除
返回顶部